科技发展之迅猛,几乎转瞬之间,人工智能AI技术的触角已无处不在,传统的造型艺术、摄影、插图、平面设计等视觉艺术与设计领域都深受其影响。如果“请”AI与插画师同题创作,观看者能否分辨出谁是“真身”?昨天,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的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二十周年学生作品展上,四个展厅的作品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方式提出了这样一个话题——基于人脑创意的艺术和人工智能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当作辅助工具
一号展厅内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两两并列的屏幕上循环滚动显示学生基于同一个主题,分别以人工创作和人工智能创作的插画作品。《三峡好人》《罗刹海寺》《丹麦女孩》……每一个主题都会出现两幅乍看之下颇为相似的画面,若细瞧,愈发感受到两幅作品在细节刻画、想象力充沛度,以及偶发性上的差距仍然十分醒目。此时,其实观者心中已有了基本判断。再凑近一点,会发现主办方在屏幕下方用淡淡的字迹标注上了“答案”——哪件是“原作”,哪件出自“AI”之手,观者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几乎完全一致。
据指导教师陈澜介绍,通过深度学习绘画风格、图像识别、关键词提供等技术,人工智能可以分析海量的图像数据,并生成出具有艺术性的插画作品。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能够在短时间内产出大量的作品,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算法和参数设置来模拟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作品。绘画的笔若与人工智能交汇在某一个艺术家未曾考虑到的点上,可能为艺术创作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但是,插画艺术的魅力源于插画家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创造力,而这些无法被算法所取代。我们更应该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辅助工具,而非取代人类创造力的工具。”
融合半真半假
摄影师的工作是用镜头背后的眼睛和头脑,框取世界让你去看,所拍内容囿于边框之内,总有挂一漏万的“旁边”不被看到。在二楼展厅,就展出了一部AI与摄影师共同创造的半真半假的“摄影史”。这个名为《旁边》的作品,从网络上选取了摄影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如罗伯特·卡帕、辛迪·谢尔曼、森山大道等的代表性作品,用PHOTOSHOP AI创成式填充工具把画面拉宽至2比1 ,延伸出原画面之外的场景:为巴黎迷雾中的夜景添出了数棵树木,为一群围观街头美女的意大利男人添出了背后的剧院建筑,为农田里丰收的南瓜添出了一堆南瓜碎片……“旁边”的出现,改变了经典名作原先的构图,也改变了观看的焦点。
作者姚荣告诉记者,画面填充的内容并非是艺术家“喂”的材料,而是人工智能根据大数据所作出的信息判断,且每一次生成的画面都有差别。姚荣故意使用网络下载清晰度不够高的作品,而AI生成的“旁边”环境中,却连每一片树叶的颜色浓淡都合理清晰,所以只要稍作仔细观察,便会感觉到人类的手工感和机器的极端理性泾渭分明。
灵感无法取代
展厅里,人工智能生成未来生活和工作的二十四个场景、人工智能生成创作的中国古诗词画意、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虚拟设计学院、人工智能插画设计、平面设计、老年人服务性机器人、人工智能辅助教学模型制作教学系统等作品和展项,将人们带到了一个未来科技与艺术高度融合的教育和生活工作的梦幻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