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极致内卷”的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的境遇或许只能用“惨烈”来形容。尤其在北京车展之后,丰田、大众、本田、日产们似乎很难听到好消息!4月销量一路下滑,市占率不足四成,新能源车方面虽有进步但依然没有大的起色;车价大跌,优惠幅度屡创新高,但即便如此,经销商依然感觉“车子太难卖”;如此情形之下,一汽大众与广汽本田都传出了裁员的消息,而更多的二线合资品牌则要考虑生存问题了……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合资品牌只是“惨”,还没有“死”,自救行动同样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既然欧美的传统巨头们在新能源车领域确实玩不转,那么,国内合资伙伴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一个全新的合资时代或许就要来临了!
上汽大众同比下滑21.7%,卡罗拉的销量跌出前20
自主品牌有多“猛”,合资品牌就有多“惨”!根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国内4月乘用车市场产销分别为204.8万辆和20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0.5%,其中,自主品牌表现出色,4月的市场份额已超60%,达到了惊人的63.5%,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而与之相比,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不足40%。更具体一点说,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市场份额还勉强保持在10%以上,美系车、韩系车、法系车等市场份额只能维持在个位数。
人们在车企的销量榜单中也能看出端倪。在4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五的车企,自主品牌占了四家,分别为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只有一汽大众排名第二,勉强维持住了合资车企整体的“脸面”,但一看具体品牌的销量,那是“面子”都挂不住了,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这对德系“老兄弟”均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一汽大众同比下滑15.6%至11.9万辆;上汽大众同比下滑21.7%至7.8万辆。而南北丰田的情况更糟,广汽丰田同比下滑32.1%至5.2万辆;一汽丰田同比下滑31.3%至4.9万辆。东风日产则是靠轩逸“这根独苗”苦苦支撑,四月销量同比下滑9.6%至5.2万辆;当然,这要比惨的话还得数本田,广汽本田四月销量为33510辆,同比下滑44.61%,几近“腰斩”。
而在很多消费者关注的车型方面,同样让人“大跌眼镜”。“全球神车”卡罗拉四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仅4320辆,在轿车销量榜单中排名第55,在紧凑型轿车在排名第26。而作为卡罗拉的姊妹车型,雷凌销量也出现下滑,为6093辆。
新能源领域落后只是表象,关键是发展速率“一步慢,步步慢”
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失势很容易被理解为其在新能源领域“落伍”所导致。这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咱们同样以四月中国市场为例,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43.7%,同比增长11.7%,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66.8%;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7.5%。而更关键的是,新能源车市场还有着很好的成长性,并极有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市场占有率全面超越传统的燃油车。显然,在一个高速增长的重要市场无所作为,等待合资品牌的只能是越来越被动的局面,直至被“清理出牌桌”!
而不管是丰田、大众,还是本田、现代、起亚等,其实都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丰田、本田、日产等品牌也在推出自己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战略以及新能源概念车型,但一个大问题是“节奏太慢了”。或者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上的落后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实质”是它们的发展速率已跟不上中国市场。在比亚迪、华为、小米,蔚来、小鹏等主流新势力的带动下,自主品牌推出新车以及应用新技术的速度非常快!短短数年时间,蔚来已发展出了2000多家换电站;华为在智能驾驶方面“一日千里”,已可以和特斯拉的FSD并驾齐驱;比亚迪则在统筹新能源车产业链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生产成本控制能力“炉火纯青”;小米则只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打造出了完成度极高的纯电轿跑SU7……而合资品牌们在2024年的当下还只能推出“概念车”,难怪连欧美汽车媒体的记者都看不下去,说“中国消费者喜欢马上就能买到的车”!
“让贤”给国内的伙伴,新合资时代或将到来
在传统的汽车合资关系中,外方往往是负责技术部分,包括全球车型的导入以及生产,而中方往往是负责销售部门,包括销售渠道的铺设以及售后服务等,当然,随着中国车市竞争的日趋激烈,合资车型也加强针对本地市场的车型研发,即所谓的“特供车”。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投资比例相同或趋近,但外方都是明显占据着话语主导权。
但新能源时代的到来,宣告这种传统的合资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传统的巨头们在新能源以及智能驾驶技术上并没有“先发优势”,其导入的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较弱,比如丰田BZ4X、大众ID系列、别克微蓝等,皆是如此。因此,合资品牌在新能源上想有所突破,只有一条路,必须拥抱合资伙伴,必须拥抱来自中国的产业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