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关注度空前的北京国际车展在“卷”声中落下帷幕。
新能源汽车站上C位,自主品牌在数量与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成为关注焦点;海外观摩团再度扩大,中外车企的“江湖地位”互换;营销范式变革带领本届车展成为一场流量狂欢盛宴。
“卷”产品、“卷”技术、“卷”营销……竞逐人气与流量的背后,是车企渴望在行业高压之下“活”下来的生存焦虑。
“卷”中突围,“国家队”长安汽车全势集结,本届车展以“数智启源·随你而变”为主题,携各子品牌及合资品牌参展,亮相33款车型,共计56台车,包括长安启源E07、阿维塔11 2024款、深蓝G318、深蓝SL03/S7两周年黑金骑士纪念版、第二代UNI-V智电iDD、长安凯程数智大VAN、MAZDA EZ-6在内的8款新车,攻势猛烈。
与此同时,继2023年逆势取得全年营收1512.98亿元、净利113.27亿元的高质量发展后,长安汽车宣布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销量69.2万台,同比增长13.9%,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新能源车和海外市场实现快速增长,启源、阿维塔品牌交付创历史新高。
基于行业竞争变化与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在“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支撑下,长安汽车对于未来有着更多的野心与追求。
新能源燃油车两手抓:一季度强势开局
传统燃油车基盘稳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力,海外市场加速扩张,2023年长安汽车交出一份优秀的销量成绩单,全年累计销售汽车共255.3万辆,同比增长8.8%。
“香格里拉”计划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成为有效拉动长安汽车整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全年累计销量达47.4万辆,同比增长74.8%,增速强势领跑其他板块。旗下阿维塔、深蓝、长安启源三大智能电动品牌,正通过构建差异化品牌价值,形成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的新发展格局。
同时,基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两端发力、共存共进”的经营策略,长安汽车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基盘稳固,CS75 PLUS系列销量超19万辆、逸动PLUS零售居细分市场第一,长安汽车旗下多款燃油车凭借自身领先的产品价值,在2023年打得火热的“油电之争”中成为实力突出的选手。
基于上一年稳中向好的成绩,2024年长安汽车再开好局,第一季度实现销量69.2万辆,行业排名第三;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长52.4%;自主品牌海外销量10.9万辆,同比增长80.1%,效益规模同步发展。
2024年一季度,长安实现营业收入370.23亿元,归母净利润11.58亿元。
接下来,长安新能源谱系蓄势待发,将继续投放阿维塔旗下第二款SUV E15、中型轿跑E16、全球首款量产可变新汽车长安启源E07、深蓝硬派SUV G318等8款全新新能源产品,进一步拓展产品供给结构,为用户带来卓越的产品和服务。
据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透露,2024年将加大投入提升产品能力,在品牌投入、渠道建设上,也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目前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售目标为75万辆,按此计算,同比增长将达到50%。与此同时,降本增效工作,也将为新能源带来盈利改善。
2030年,长安汽车向总销量500万辆发起冲刺,其中,自主板块销量400万辆,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夯实技术底色 打造长安“护城河”
2024年,“价格战”持续升温,“油电之争”再度被掀起,小米汽车来势汹汹,智能驾驶技术向上升、价格向下探,行业竞争还在不断加剧。
对于2024年新能源汽车的“卷”,长安汽车总裁王俊深有同感。他预计,这种“卷”会贯穿全年,当全球资金收益率,汽车行业整车收益率差不多持平的时候,就会稳定下来了。
同时,基于长安汽车在竞争中的探索实践,王俊也认为,这种竞争也不一定是坏事,还可以带来传统汽车技术的革新,尽快实现价值回归。
面对行业竞争,长安汽车如何突围?
持续深化自研技术能力,建造专利护城河,强化系统性体系能力,形成领先的战略体系及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体系,是长安汽车切入车市厮杀中给出的答案。
智能化下半场换挡提速,长安“北斗天枢”计划有序落地,坚持“无智能、不长安”,构建了长安科技、长线、梧桐等17家科技公司和16个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达1.8万余人。根据报告,2023年长安汽车研发投入金额超90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5.95%。
在庞大研发体系的支持下,长安坚持每年研发投入占比不低于收入5%,构建了基于软件定义汽车最新的SDA平台架构,采用行业领先的“中央+环网”电子电气架构硬件平台,搭载于长安启源E07,在本届北京车展中亮相,实现“一车抵多车,可变新汽车”,再度为汽车消费市场带来技术的跃迁。
2023年,长安汽车全年累计新增专利5739件,在智能化领域专利公开量排名行业第一,研发实力评分位于行业头部位置。
除了在智能技术上逐步跃升,长安也将智能化带去生产制造当中。融合5G、AI、数字孪生、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长安首个数智工厂已建成。
值得一提的是,为夯实自身在日益白热化的竞争中的抗风险能力,长安汽车的技术创新并不局限在汽车产品本身,陆续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中的各个领域。其自主打造的具备“长寿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补能”四个特征的金钟罩电池,实现电池寿命60万公里,有序升级到3C/5C充电技术,提升补能体验;与中国长安、天奇股份共同出资1.8亿元成立电池回收合资公司,电池产业规划落地,实现产业链闭环。
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不仅有效支持了公司发展,同时也开始向合作伙伴提供技术、平台。强化自身抗风险能力的同时,长安汽车通过技术输出在全行业中也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
此外,为了抢夺智能化未来,长安汽车与华为、百度、腾讯、宁德时代、地平线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自研、合作“双管齐下”,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只要能够夯实长安汽车技术底蕴,支持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就是好的路径。
“海纳百川” 全球化布局加速
过去一年,饱受“价格战”冲击的中国车企,开始转向海外,寻求“量利双增”的新港湾。此次北京车展,蜂拥而至的海外面孔也成为一大亮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达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超越日本,跃升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中汽协预测,2024年我国汽车出口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12%。
位居中国主流车企头部阵营,长安汽车2023年海外市场成绩亮眼,全年出口35.8万辆,同比增长43.9%。
长安汽车指出,出口大幅增长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中国汽车企业日益重视海外市场发展,纷纷加快“出海”布局速度;二是近年来长安汽车等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逐步建立起竞争优势,产品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三是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出口拉动整体出口提升。
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海外出口方面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1-3月份长安自主品牌海外销量达到了10.9万辆,同比劲增80.10%,效益规模同步发展。
销量的增长得益于全球化布局的推进。2023年,长安汽车全面开启全球化“海纳百川”的计划,积极推进海外布局,明确海外“四个一”发展目标——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万人、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同时,坚持“无海外、不长安;无基地、不长安”的原则,着力推进“1+5+2”的全球布——“1”即中国本土市场,是企业立足根基所在;“5”指东南亚、欧洲2个战略培育市场和独联体,主要导入新能源车产品,中东非洲、中南美洲3个战略攻坚市场,以销售传统的燃油车为主;“2”是日韩和北美两个相对成熟且进入难度较大的区域,对此,长安汽车将持续跟踪,长远谋划,再适时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在汽车“出海”上,长安汽车的整体策略已从“走出去”向“走进去”转变,坚持本地主义,开展本地合作,和当地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共赢发展。
长安首个海外基地“泰国新能源基地”已启动,首期产能10万辆,二期将增加至20万辆,并同步在泰国设立了长安汽车东南亚、长安泰国销售、长安泰国零部件三家本地公司。在中南美、欧洲基地建设,也提上日程。通过深耕本地化生产运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打造“世界的长安”。
不过,出海“野心”显现的同时,必须承认,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步伐的加快,国内车企在享受海外市场机遇同时,也面临全球技术壁垒、贸易规定等诸多挑战,车企出海的压力也日益显现。
高增长势头之下,如何应对挑战,成功突围,成为每一家渴望征战海外的车企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基于行业竞争与全球市场的变化,长安选择构建全球化、规范化、可复制的全球化体系,完善授权顶层规划和管理机制,推进体系平台长安化,优化企业治理模式,境内境外、不同品牌分级分类进行管理,实现境外管理及人员本地化、大授权、强审计,以此支撑三大计划落地。
作为“国际化践行者”“新能源推动者”“技术创新者”,长安汽车正将“香格里拉”“北斗天枢”“海纳百川”的战略蓝图进一步转变为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