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名爵,这家百年英伦品牌正上演着魔幻现实主义大戏。2024年全球70万辆的耀眼数据背后,是本土市场不足10万辆的惨淡现实,以及高管团队在战略迷局中的集体焦虑。当"中国汽车出海第一品牌"的光环与本土市场的信任危机激烈碰撞,名爵正深陷一场没有退路的生存博弈。
海外市场的繁荣与本土断崖式坠落
在与上汽名爵相关的宣传中,"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这一头衔几乎成为品牌标识的核心元素。2024年,上汽名爵以108.2万台的海外交付量延续不错的势头,同比增长2.6%。这一数字背后是其在欧洲市场的深耕:MG4 EV连续两年蝉联欧洲紧凑型纯电销冠,在西班牙市场名爵ZS更超越丰田卡罗拉成为月度销冠。然而这份"出海优等生"的成绩单,却映照出国内市场的黯淡——全年轿跑家族仅售出74,044台,不足海外销量的7%。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格局在具体车型上尤为显著。被寄予厚望的纯电车型MG ES5,上市首月仅交付589辆,不及竞品比亚迪元PLUS单月销量的2.5%。曾经的销量担当MG5,如今依靠3万元超低首付、5年分期等金融手段勉强维持月销5000台,实际成交价跌破6万元大关,已陷入与五菱星光在县域市场的价格混战。财务数据更直观展现这种撕裂:海外市场贡献18.7%的毛利率,而国内业务亏损率却扩大至9.3%。

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国内不赚钱,全靠海外养"的感慨,折射出品牌战略的深层困境。尽管名爵产品采用与别克、凯迪拉克同源的动力总成,且定价较集团内合资品牌低10-20%,但国内市场认可度持续走低。分析指出,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力缺乏差异化是根本症结:既未延续英伦跑车的基因传承,又未形成鲜明的本土化特征,在新能源转型中更错失先机。

欧盟对华电动车加征45.3%关税的冲击,使这种依赖出口的模式面临严峻考验。当价格优势被关税抵消,名爵亟需重构竞争力——既要守住欧洲790家门店构建的海外版图,更需破解国内"有技术无市场"的困局。这场关乎生存的双线战役,或将重塑中国汽车出海的战略路径。
周钘的营销魔术变不出优秀产品矩阵
2024年12月接掌名汽名爵品牌事业部的周钘,这位曾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缔造五菱宏光MINI EV神话的营销悍将,正面临职业生涯最棘手的悖论:在2025年营销预算腰斩50%的严苛条件下,需实现国内销量从2024年的7.4万辆翻倍至18万辆。这种“既要降本又要冲量”的战略矛盾,在MG ES5的二次上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该车型2024年9月以“全球首款纯电后驱SUV”之名上市后,首月仅交付589辆,即便叠加12月产能爬坡也仅售出903辆,不足竞品比亚迪元PLUS单月销量的4%。

这场被周钘称为“史上最低成本”的二次上市发布会,以一人分饰五角的形式重新包装产品卖点,这种传统车企首次“新车重发”的营销实验,折射出名爵产品力的深层困境:在售9款车型中,MG Cyberster、MG ONE等5款车型月销长期低于千台,主力车型MG5依靠3万元超低首付政策勉强维持月销5000台,实际成交价已下探至6万元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