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万达集团创始人王健林接连遭遇资产冻结与抛售风波,引发市场对这位昔日首富商业帝国危机的热议。天眼查数据显示,王健林所持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7702.8万元股权于2月11日被大连市西岗区法院冻结,冻结期至2027年。而此前,万达集团累计冻结股权金额已近60亿元,叠加债务到期压力,资金链危机进一步凸显。
**债务压顶,断臂求生**
此次股权冻结并非孤立事件。2025年1月以来,万达加速抛售资产,短短一个月内出售宣城、铜陵等5座万达广场,险资机构成为主要接盘方。近两年,万达累计出售超20座广场,轻资产转型策略虽缓解了短期现金流压力,却也削弱了核心资产价值。此外,王健林还向关联公司珠海万赢质押240万股股权,被外界视为“左手倒右手”的权宜之计。
**转型困境与市场质疑**
万达的危机可追溯至房地产行业调整与债务重组悬而未决。2024年未完成的600亿元股权交割重组,叠加2025年密集债务到期,令其现金流承压。尽管万达强调转型轻资产模式,保留商管运营权以维持品牌影响力,但市场对其频繁抛售的动机存疑:是战略调整,还是危机前兆?分析指出,若债务重组持续滞后,万达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流动性挑战。
**家族责任与公众审视**
风波中,王健林独子王思聪被曝在日本与友人出游,与父亲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对其家族责任感的争议。尽管王思聪曾参与万达业务,但其近年投资失利与个人形象,加剧了公众对万达接班问题的担忧。
**危机中的转机?**
尽管形势严峻,万达仍具备品牌底蕴与资产规模优势。若能通过债务重组、优化资产结构稳住基本盘,并借文旅、科技等新兴领域突围,或可觅得转机。然而,这场自救能否成功,仍取决于王健林能否在资本寒冬中平衡短期求生与长期战略。
王健林的困境,不仅是个人财富的缩水,更折射出中国商业地产转型阵痛。首富的“危机”,或许正是行业洗牌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