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免费袜子,撕开商品设计的性别遮羞布。
“送不起就别送!”安徽阜阳的崔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双免费袜子竟让她成了全网声讨恶俗设计的“代言人”。
当日常用品沦为性别偏见的隐秘角落,普通人该如何对抗资本的无形冒犯?
赠袜变“雷区”
2月11日,崔女士穿上朋友赠送的袜子时,突然发现脚踝处的图案越看越不对劲——一只狗正用绳索牵着女性形象。
“这哪里是萌宠互动?分明是赤裸裸的物化!”她立刻拍照发圈质疑,却意外掀起舆论海啸。
网友深扒发现,该设计刻意强化“女性被支配”的隐喻,而赠送该袜子的商家至今沉默。
当免费成为冒犯的借口,沉默就是作恶的帮凶!
谁在纵“擦边”设计?
这不是第一次商品设计踩中性别雷区。
从某品牌女性内衣广告被指“性暗示”,到童装印上“Welcome to the jungle”等争议标语,商家们正在用“黑红也是红”的逻辑试探底线。
一位从业十年的服装设计师透露:“现在很多小厂专门做‘梗图设计’,用两性话题博眼球成本最低。”
当设计部会议变成“怎么让图案更有话题性”,消费者的尊严早已被折算成流量数据。
3步教你怼翻不良商家
① 留存证据链(拍摄带包装的实物+购买记录)
② 拨打12315时强调“违反《广告法》第九条:不得含有性别歧视内容”
③ 向妇女联合会投诉时引用《妇女权益保障法》第83条“禁止通过媒介贬损妇女人格”
当一双袜子都能刺痛社会神经……
这不仅是关于某个无良商家的战争。
菜场里印着“娶妻当娶XXX”的围裙、文具店标注“男生专用”的蓝色书包……
性别偏见正通过毛细血管般的生活细节渗透。正如网友神评:“今天默许狗绳牵女,明天就可能默认职场歧视。”
网友点评
商家至今装聋作哑,但2000万宝妈已举起放大镜。你家衣柜里,还藏着多少“隐形羞辱”?
下次拆开赠品时,你会不会也下意识检查——这究竟是礼物,还是裹着糖衣的性别炮弹?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