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2025年1月其整体销量达26.42万辆,同比增长7.86%,实现了新年的“开门红”。然而,在这份看似亮眼的销量成绩背后,上汽集团的业绩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4年净利最高预降90%
上汽集团近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集团预计2024年净利润为15亿到1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22亿到126亿元,同比减少87%到90%。这一数据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惊,要知道,上汽集团曾连续多年稳居国内车企销量榜首,如今却面临如此巨大的利润滑坡。
同时,上汽集团预计2024年实现扣非净利润-41亿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141亿到160亿元,同比减少141%到160%。这意味着,上汽集团2024年的扣非净利润不仅出现了亏损,而且亏损额度之大,创下了公司历史上的新纪录。
具体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304.82亿元,同比下降17.74%;净利润69.07亿元,同比下降39.45%;扣非净利润10.50亿元,同比下降88.92%。而按照最低值计算,上汽集团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亏损超54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超51.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自2002年有可查数据来看,上汽集团2024年四季度净利润亏损是其第二次出现单季度亏损。上一次单季度亏损发生在2008年四季度,也就是16年前,彼时亏损15.70亿元。而此次的亏损额度,更是远超16年前的水平,创下了公司单季度亏损的新纪录。
对于业绩的大幅下滑,上汽集团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2024年实现整车批发销量401.3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20.07%。同时,因燃油车市场下滑、价格战持续升级,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此外,上汽集团还在2024年四季度计提了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进一步加剧了业绩的亏损。
智己汽车销量腰斩,融资后难掩困境
作为上汽集团的“一号工程”,智己汽车曾被视为公司新能源领域的希望之星。然而,从最新的销量数据来看,智己汽车的表现却远不如人意。
2025年1月,智己汽车销量仅2800辆,同比大幅下滑44.01%。而在2024年12月,智己汽车还曾宣布顺利完成B1轮股权融资,整体B轮融资共募集资金94亿元。然而,这笔巨额融资并未能立即改善智己汽车的销量状况。
回顾2024年,智己汽车销量达6.55万辆,同比增长71.24%。然而,这一销量成绩却仅完成了公司最低销量目标的约55%。同时,智己汽车在2024年12月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达8003辆,同比下降23.14%。公司连续两个月销售超过1万辆的纪录,以及首款车L7上市以来销量连续同比增长17个月的纪录全部终结。
合资车企销量下滑,拖累整体业绩
除了智己汽车外,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车企也表现不佳。2025年1月,上汽大众销量达7.52万辆,同比下降20.94%;上汽通用销量达3.36万辆,同比下降6.55%。这两家合资车企的销量下滑,无疑对上汽集团的整体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上汽通用五菱的表现则相对亮眼。2025年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量达7.7万辆,同比增长120%,成为上汽集团销量上涨的最大功臣。然而,单一车企的销量增长并难以掩盖整体业绩的颓势。
在海外市场方面,上汽集团的表现也喜忧参半。2025年1月,上汽大通销量达1.56万辆,微增0.17%;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销量则大幅下降52.23%;名爵汽车印度销量更是暴跌256.4%。综合来看,1月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11万辆,同比下降5.04%;出口及海外基地销量达6.89万辆,同比增长7.39%。
未来之路何在?
面对如此惨淡的业绩,上汽集团的未来之路何在?有市场观察人士表示,上汽集团需要加快转型步伐,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领域的投入。同时,公司还需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此外,上汽集团还需要加强与合资车企的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对于智己汽车等新能源品牌,上汽集团需要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倾斜,帮助其尽快实现销量突破和盈利。
总之,上汽集团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然而,作为曾经的国内车企销量榜首,上汽集团拥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实力。只要公司能够坚定转型决心、加大创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竞争力,相信未来仍然有望重拾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