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场堡长城
盐场堡长城位于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镇,是明长城陕西段的最西端。这段长城因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在此驻防打盐而知名,是一处历史文化遗产与红色革命遗址的交汇点。
7月27日,在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段长城,董耀会(右)向河北日报记者介绍情况。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7月28日,陕西定边县盐场堡长城。
与山海关、八达岭等气势磅礴的砖石结构长城不同,此处长城全部为黄土夯筑。如果不是城墙附近竖立的“明长城遗址”保护碑,普通游客很难将眼前几米高的“土墙”与“长城”联系起来。
“说起万里长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知名地段,其实这些地段在长城中占比很小。”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说,尽管从夯土长城中已看不到敌楼、垛口等复杂结构,但它们同样饱经风霜,是长城这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夯土长城中,盐场堡长城因为抗战时期在墙体上挖掘的窑洞,成为一段红色历史的重要见证。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一首《南泥湾》,让很多人记住了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种田的历史。
7月27日拍摄的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段长城。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这些高约2.5米、进深约4米的窑洞就是当年战士们住宿的地方。三五九旅在陕北开展的大生产,不仅有大家熟悉的垦荒种田,还有驻防打盐。”在盐场堡长城二楼村段,定边县文旅局副局长梁小宁指着被围栏保护起来的窑洞遗址介绍,1940年至1942年,为突破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围攻和经济封锁,八路军三五九旅2000多名官兵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盐场堡驻防打盐。
“董老师,又见面了。”在三五九旅窑洞遗址纪念碑旁,70岁的定边县长城学会会长、当地长城摄影家李生程与67岁的董耀会一碰面,两双手就紧握在一起。
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董耀会和两位同伴历时508天,完成从山海关至嘉峪关的徒步长城考察。而李生程则在1992年,用108天徒步考察了长达1500余公里的陕西段长城。同样用脚步丈量长城,两人因共同关注长城而建立30多年的友谊。
“守护长城,就是守护这段红色历史。”李生程非常熟悉那段历史,他说,当年战士们在花马池盐湖畔的长城上开挖窑洞175孔,割草铺地为床,垒土筑灶为炊,同群众一起艰苦奋斗,为边区财政供给作出重要贡献,定边湖盐也被毛主席誉为“中央第一财政”。
让两位老人颇感欣慰的是,近年来,游客和长城沿线群众的长城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推进,保护长城资源、弘扬长城精神、传承长城文化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
7月27日,跟着董耀会再走长城小分队成员在陕西省定边县盐场堡段长城。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每周巡查一次,来回路程大约10公里,除了检查长城围栏有没有被破坏、劝阻不文明游览行为外,我还会捡拾城墙边的垃圾,保护好长城周边环境。”38岁的倪勇是盐场堡镇二楼村村民,3年前,他接替父亲成为定边县一名长城保护员。
“全县像我这样的长城保护员共有52名。”说话间,倪勇打开随身携带的背包,包内有钳子、铁丝等工具和物品。“每次巡查,我都会带着这个背包,发现围栏有损坏,可以及时修复加固。”倪勇说,三五九旅打窑洞的那段长城就在他的巡查范围内,这让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段长城,更是一段红色历史,一种斗争精神。”
距三五九旅窑洞遗址纪念碑不远处,盐场堡长城遗址公园正加快建设,占地面积946亩。“目前,长城主题陈列展示馆和游客服务中心主体已竣工,今年底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成为陕西段长城保护利用和长城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定边县文旅局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范爱春说。
28日傍晚,在定边盐湖群中最大的盐湖——苟池盐湖的打盐体验区,北京大学“力行计划”研究生社会实践陕西榆林服务团的十几名青年学子,正在湖中体验人工打盐。他们穿着雨鞋,手持木耙,将湖中的盐慢慢拢成一小堆。“现代盐业生产已不再使用这一传统方式,这里主要是让游客和参加研学的青少年体验一下当年八路军战士打盐的艰辛,这是我们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的内容之一。”梁小宁说,三五九旅打盐遗址如今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夕阳下,望着远处静静矗立、见证了一段红色历史的盐场堡长城,董耀会动情地说:“守护岁月静好的岂止是蜿蜒在大地上的长城,军民携手、团结一心,更是百姓心中坚不可摧的长城。”(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