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都拥有绿色厂标、同样以产品见长,理想与OPPO分属不同行业,却有着较为相似的特征和变革过程。
但一家是鏖战手机市场的旧冠军,一家是新能源汽车蓬勃市场里的新势力,内部基因、所处情势都有较大不同,也相应产生了产业史上两个不同的典型案例。
而对于理想来说,同处产品至上的行业,如今蓬勃发展的新能源汽车必将在某时某刻走向智能手机的鏖战阶段,到那时,也一定会遇到诸多OPPO曾经遇见的问题。
面对更多未知,段永平和ov系的平常心、本分、慢即是快,都同样值得理想继续思量。
以下为正文:
2018年10月,同为新势力的蔚来、小鹏都还在猛攻纯电路线之际,一款增程式新车中大型suv理想ONE杀入市场。此后销量逐渐走高,不仅成为了价格最贵的一款三缸车,更是带火了增程混动。
彼时正赶上新能源汽车爆火之际,电池驱动加上智能属性的增强,尤其踩在了对传统汽车的替换风口上,这样一个合适的时机,增程发动机虽然不是一项特别新的技术,却很好地解决了油与电动机的关系。
这一幕颇似当年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的替换场景。具有同样绿色厂标但身处手机市场的OPPO正处在向智能机转型的关键期。后者从自拍需求出发,推出了一款自拍手机,配置虽然不高,却销量可观,奠定了此后设计智能手机产品的重要思路。
新旧交替之际,两家同为以产品打动市场的代表性厂商,在此后的道路上遇到的挑战不止一次。
而回望一路走来的打法,二者竟有颇多相似之处,最终却也产生了诸多异同。
01
理想与OPPO,都在靠产品“搅局”
汽车与手机产业都在做产品,尤其是对理想和OPPO这两家需要以优质产品切入市场的角色来说,怎样做好“产品经理”至关重要。
甚至李想本人的自我定义就是产品经理,而理想汽车的本质则被看做是一家靠产品驱动的公司。
汽车产品设计中,总要有一个细分领域,传统的做法往往很直接,有一些到现在都一直沿用。
要么按照价格区分,10万以下、10-20万、20-30万中价位段、30万以上面向高净值人群;要么按照车型区分,轿车、SUV、越野车、MPV等。
以上定位,本质上还是围绕产品做文章,但数十年琳琅满目的品牌已经将这些领域打造的足够密集,因而后来者很难做到足够的新意。
很少有人像李想那样对人的“角色”做定义,实际上,大多数人对车的需求和选择标准,也确实是围绕着自身角色转变而变化的。这其中,又尤其以家庭内的身份最为责任深厚。
当这一批年轻人成家立业,有了赡养老人甚至是养育儿童的需要时,车就成了一项必需品。此时,怎样服务好这一类角色的产品需求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理想ONE首发就选择做中大型SUV,精准打下“有孩子的家庭”这一定位,由此带来的,当然是在所有同类家庭中口耳相传的影响力。
顺着家庭这一场景延伸下去,开始进一步有了后排座椅可以全部放平的大床模式、对标平板电脑的后排屏幕、语音助手对六个音区的识别互动,甚至于理想L7上提供了座椅旁边的超大扶手。
每一个产品定义都对应着一种极为现实的需求,从这个角度看,理想去年超过千亿的营收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