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丰富了公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让一些家长很矛盾,面对孩子,“不准看了”“手机拿来”成为不少家长们挂在嘴边的念叨。然而,命题与其说是“困在短视频里的孩子”,不如说是“困在认知局限中的家长”,解决问题的关键或许并不在技术,而在孩子们接触网络时家庭环境中。
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组完成的《新时代初中生网络素养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亲子关系显著影响初中生网络素养及短视频使用行为。亲子关系好、与父母经常交流上网内容的初中生,更倾向于使用短视频学习或搜索信息,每天使用短视频的时长和频率也较为适度。可见对于孩子来说,家长成了短视频影响触达的重要一环,家长陪伴下的孩子更可能拥有好的短视频使用习惯。
纵观历史,有很多媒介技术面临着今日短视频发展的类似处境。19世纪中叶的美国,家长们同样担心流行的廉价小说会损害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潜在的反社会行为和犯罪概率。过往大家指责低俗书籍、漫画、电影、综艺节目等会影响青少年发展。如今我们担忧儿童正面临短视频不良信息的腐化破坏。新媒介内容带来的恐慌从未停止。不过无论技术存在与否,很多其实是父母抚养孩子过程中的固有问题。技术看起来更容易被控制,于是恐惧往往更容易转移到它身上。
00后、10后是同短视频等新媒介技术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必然与短视频共生的一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解锁”这一行为近乎成了一种必然。如果孩子不能在远离媒介的环境下生存,那就必须培养批判性看待媒介内容、使用媒介的能力。面对“成为日常装置范式”的短视频,作为家长,只有让孩子在媒介接触中理性使用短视频的“盾”,和创造性使用短视频的“矛”,才能让孩子在媒介发展中拥有真正的“不坏金身”。
事实上,日益流行的短视频同样为青少年带来了很多价值,不少教授、学者都在视频、短视频平台更新内容,分享自己的见解。网名“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是《博物》杂志副主编张辰亮,他的“网络热传生物鉴定”系列短视频有近20亿次观看,生物世界的奥秘不断在他的视频中解开。被网友亲切称为“吴姥姥”的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用视频记录物理实验,如用吹气球展示火箭升天的原理,通过短视频成为更多孩子跨进物理学大门的领路人。《报告》还让我们看到了短视频的更多可能。《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初中生表示自己通过短视频或视频平台学习到预防网络暴力和网络诈骗的方法,视频、短视频已成为初中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第一渠道,超越了课堂、父母等传统渠道。随着短视频的发展,其知识属性在上升,父母可以筛选优质的知识类短视频博主,协助孩子辨别媒介内容的好坏,利用短视频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培养孩子接受短视频的“盾”,为智识发展留下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短视频也是一个书房,一所大学,能成为某种知识宝库,在这所大学里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与更多人形成连接,看到更大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和媒介社会,媒介平台和技术,本身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环境陪伴。
与此同时,很多家长的“陪伴实践”让我们看到,面对短视频孩子还能有主动创造的“矛”。11岁的张赫奕和妈妈共同运营抖音账号“柒柒的昆虫世界”已有三年的时间,拥有27万的粉丝量。他养着十几只螳螂和甲虫,也爱出门找更多的虫。在妈妈的引导下他创建了自己的账号并开始更新短视频,197个短视频记录着他的热爱与成长的痕迹。在青少年是否会沉迷短视频的担忧声音中,像张赫奕这样的积极“反例”证明,当家庭引导得当,他们能将短视频玩得出彩,收获成长。
家庭作为孩子接触短视频的第一环境,相比短视频本身更值得被重视。家长们要自身做好表率,少做“低头族”,将更多的时间花在陪伴孩子上,打造抵挡低俗信息侵蚀的“盾”,帮助他们在短视频这所学校中培养起媒介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让孩子在和家长手机“斗法”中浪费精力,用短视频的“矛”在更广阔的天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为孩子未来打开可能,才是更值得期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