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各大平台围绕“价格”维度展开正面激战也就是近两年的时间。
从淘宝天猫提出“回归淘宝、回归用户、回归互联网”,开始将“双11”、“双12”、“618”等大促活和“低价”重新绑定,引入拼团模式、提供现金补贴降低消费端的购买成本等等动作;到京东在2022年底,开始明确将“低价”作为其零售板块未来三年的核心战略,刘强东用整整三小时的演讲描绘了蓝图,次年推出9.9元包邮,下调免邮门槛,甚至推出了月月618;再到姗姗来迟的抖音电商通过修订招商规则、连续降佣、降低保证金,卷入这场战役......“抢占价格力心智”似乎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的战略高地。
然而,从今年7月份开始,“淘天放弃低价策略”、“京东撤推低价策略”等消息开始浮出水面,结构化调整货币化率被重新提起。在新的行业命题面前,“扶持商家”成为了新的叙事,各大平台纷纷开始选择改变经营策略,平台方与商家的关系经历新的博弈。
潮汐涨落归根结底是受引力牵引,短期内南辕北辙的策略震荡一定程度上受经济环境变幻影响,但追踪其根本原因,还是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流量成本居高不下有关。
01
扶持商家,新电商主旋律
经济学中的市场均衡理论指出,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下达到一个均衡点。真正点商战则是看谁最先离这个均衡点更接近。
“价格战”往往“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旦采用低价策略通常会导致货币化率(即平台从交易中获取的收入占交易总额的比例)的下降,对整个平台生态发出挑战。
而结合我国库存周期这一宏观经济指标,当前在零售领域,定价权开始向商家转移,这也是这次扶持商家行动的大背景。
可以看出,目前几大平台几乎都推出了扶持商家的重磅政策。抖音电商从降本、强行业的方向入手,力求促进商家增长;淘宝天猫取消了年费,推出0.6%的基础软件服务费,在“仅退款”上优化整体策略。而京东则是全面从流量、AI、超轻资产运营等维度去扶持第三方卖家。
新一轮角逐,拼多多动作频出,重磅推出了“百亿减免计划”,先后推出多项服务费退免、下调店铺保证金、升级商家售后服务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