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之美?
中国之美,美在博雅国学,海纳百川,生生不息,含万物而化光;
中国之美,美在丹青妙意,天人合一,形神兼备,只留清气满乾坤;
中国之美,美在书法灵韵,穷观极照,心与物冥,臻达生命的极境;
中国之美,美在器物巧美,雄浑质朴,深沉雄大,秀骨清相,雍容大气;
中国之美,美在中和礼仪,美在音乐正声,美在诗国情韵,美在纹饰内蕴,美在色彩雍容,美在衣冠华彩,美在舞台芬芳,美在营造神功……
明 文徵明 《兰亭修褉图》局部
“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
为了向更多人传达中国美学的独到精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精心组织、邀请文化美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联合打造,于近日推出《中国文化之美》一书。
《中国文化之美》
各主题撰稿人均由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担纲。朱良志、王一川、袁济喜、吴飞、田青、莫砺锋、张法、王岳川、杨琪、任万平、赵声良、高春明、周育德、方拥、杭间,15位专家学者,以丰厚的学养,勾画出中华美学的博大精深,更以深入浅出的妙笔,引领读者感受中华美学的独特韵味与不朽魅力。
从上古时期陶器、青铜器,到历代书画、服饰、建筑、文物珍品......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的古韵之美。
全书精心设计,裸脊锁线精装,护封采用烫金工艺,内文特种纸印刷,书页可180度平摊,触摸中国之美的温度与肌理。
一本书无法尽述中国美学的浩瀚无垠,但可以将徘徊于美学殿堂之外的读者,带入中国美学的神境与艺境,唤起社会大众对中国美学的热爱,创造深度了解探索的契机。
《中国文化之美》,从精神气质、艺术表现到日常生活,展现中国人美感世界的荦荦大端,感知东方风华的黄金侧面。
3大篇章,13个维度,从美学视角诠释中国文化底蕴
中国美学与其他学术门类一样,生发于这块远古的中华大地之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对美的追求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国文化之美,流淌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艺术表现与日常生活中。
《中国文化之美》通过“美在品格”“美在艺境”“美与生活”3个立体层次的纵深阐释与有机结合,选取引人驻足的13个坐标,包括博雅国学、中和礼仪、音乐正声、诗国情韵、各美其美、书法灵韵、丹青妙意、纹饰内蕴、色彩雍容、衣冠华彩、舞台芬芳、营造神功、器物巧美,寻索大美中国的精神源流和蕴含其间的中国智慧,绘就中华美学的现实镜像与未来图谱。
中国之美,美在品格
国学、礼乐、辞章是绵延千年的底蕴。国学思想博大精深;"文质彬彬”是中国人所追求的君子修为;天人合一、中道之美是礼乐文化的核心;辞章在韵律、意象和情感上都营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
在中华文明中,国学是最引人注目的重要组成,从国学的视野去认识与欣赏我们的审美文化,是重要的途径。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塑造了一代代中国人,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也形塑了中国美学的精神底色。
明 文徵明 《惠山茶会图》局部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唐代学者孔颖达的这两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华夏文明作为礼乐文明的美学意义。
中华礼乐文明参照天地自然之节律,予以适宜的修饰,而形成辉煌灿烂的文明体。中华民族的礼乐文明,正是建基于生生不息的大自然,才能永远充满了活力和朝气,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一切都是活泼的。
上图 明 佚名 《孔子圣迹图·退修诗书》
下图 明 佚名 《孔子圣迹图·删述六经》
“文章华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它经历了长达3000多年没有中断的发展历程,以其辉煌成就而成为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部分,深刻且生动地体现着中华美学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