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即将经历重大变革,未来可能不会再有刚需房的概念。如果您居住在老旧小区或者正在考虑购买刚需房,本期内容将对您有所启发。
近期有关房地产的新动态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例如首付和利率的下调,相关部门甚至开始直接参与购房事务。这一切听上去令人振奋,因此许多房地产中介纷纷预测房价将会上涨,并呼吁人们尽快入手。然而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此次调整的重点并不在于首付或利率的变化,更不在于政府回收库存房,这些仅仅是手段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在某条新闻中提到的那句话:要深刻理解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和政治性,体制内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那么房地产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过去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往往只关注房价的波动和销售面积,将其视为单纯的经济问题,而这正是未能充分认识到房地产工作的政治性的体现。这次调整或许并非是为了振兴行业,而是为了给房地产企业一个交代。
政府直接介入收购房产的预测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多次被提及并逐渐成为现实。如今许多人开始分析这一局面,试图算出经济账,但这种分析留给他们。我想大胆预测接下来的变化,我们可以从一个假设出发,假设不考虑经济账,设想在未来20年内房地产行业的理想状态是什么,以及最符合大众利益的情景是什么?
过去中国房地产的特点是高价房便宜,而低价房却显得昂贵。也就是说核心地段的高价房虽然贵,但其品质和价格仍有提升空间,而老百姓日常所需的刚需房却让购房者感到无力承担。因此未来20年最理想的状态是让便宜的房子变得更加便宜,这是一项宏大的愿景。
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先后解决了粮食、轻工业、服装等一系列问题,现在高铁和地铁也已普及。可以说在中国如果你走上街头请求施舍,可能很难得到帮助。但如果你说自己几天没吃饭,想要一个馒头,几乎在任何城市都能得到援助。这表明在老百姓关注的衣食住行中,衣食和交通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而房地产能否解决"住"的问题成为当前的关键。
不考虑经济账,我们要关注行业的根本使命,那就是房地产的公共事业化。如果您想要豪宅,就像想吃龙虾、坐头等舱一样,需要自己去赚钱。但如果您只想要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国家会提供基本保障。这不仅仅是建造一栋楼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各方的协同合作。我们来看这一进程是否在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