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时间,老地点,欢迎各位小伙伴回到我们的课堂!上一讲我们聊到了电商行业的现状和趋势,这一讲咱们来点更接地气的——电商术语大揭秘!一解各位平时听到的互联网黑话时的困惑,小宝将会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让你们秒懂这些专业词汇。准备好了吗?咱们这就开讲啦!
1. 访客数(UV)与浏览量(PV)
想象一下,你开了一家网店,今天有10个人进来看热闹,这10人就是“访客数”(UV)。但他们中有位好奇宝宝,来回逛了5次,这5次加起来就是“浏览量”(PV)。所以,UV=10,PV=50。记住,UV是人数,PV是次数,别搞混了!
数据来啦:据相关电商平台统计,一个优秀的店铺UV与PV的比例通常在1:3到1:5之间,这意味着每个访客平均会浏览3到5个页面。
2. 转化率(CR)
转化率,简单来说,就是“看了就买”的比例。比如,今天有100个人进店,其中10人下单了,转化率就是10%。别小看这10%,它可是衡量店铺吸引力的金指标!
数据来啦:小宝道听途说某服装品牌通过优化产品详情页和客服服务(后续课程也会讲到这两个知识点哟~),转化率从5%提升到10%,月销量直接翻倍,老板笑得合不拢嘴!
3. 客单价(ATV)
客单价,就是你每卖出一笔订单的平均金额。比如,你一天卖了10单,总共收入1000元,那客单价就是100元。提升客单价,就像让顾客每次多带几样东西回家,钱包自然就鼓了。
数据来啦:研究显示,通过合理搭配套餐销售,店铺客单价可以提升20%-30%。
4. SKU与标品/非标品
SKU,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产品的“身份证”。比如,红色大码T恤和红色小码T恤,就是两个不同的SKU。而标品和非标品,就像规矩的孩子和调皮的孩子。标品有统一的规格,比如手机、电脑;非标品则五花八门,比如服装、鞋子,款式多到数不清。
数据来啦:某非标品店铺通过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推出个性化定制服务,SKU数量虽多,但销量节节攀升,成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5. 预热与预售
预热,就像电影上映前的预告片,提前告诉顾客:“嘿,好货要来啦!”预售呢,则是先交点定金,等货到了再付尾款。双11的预售大战,大家都经历过吧?定金一付,钱包就空了那么一点点……
数据来啦:双11期间,预售商品的销售额往往占总销售额的30%以上,可见预热和预售的威力有多大!
6. 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简单来说,就是不赚不赔的那个点。过了这个点,你就开始赚钱;没过,就继续亏钱。它就像你店铺的“生死线”,得时刻盯着,别一不小心就跨过去了。
数据来啦:某初创电商因成本控制不当,连续几个月未达到盈亏平衡点,最终资金链断裂,遗憾退场。所以,小伙伴们,盈亏平衡点要牢记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