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长跑道“助跑”,也不用专业飞行员驾驶,上午9点半,收到飞行信号后,一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桨叶快速转动,在地面略作停留后,迅速从位于浦口区的江苏南京市无人机基地垂直起飞。仅10分钟后,它跨越长江并沿江盘旋巡航后返回基地,飞行航程25公里,完成了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跨越长江的首次演示飞行。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工具,eVTOL常被称为“空中的士”。记者在现场看到,进行演示飞行的2吨级eVTOL机翼上,分布着大大小小十余个螺旋桨,在空中盘旋爬升至150米后,随即进入固定翼飞行模式水平巡航。该航空器核心模组100%国产化,可载5人,一次充电可飞行250公里。
尽管距离停机坪不足20米,但航空器起飞与降落时的噪音并未让人产生不适感。“因为采用纯电动力,舱内噪音基本上在60分贝以内,我们不需要戴任何降噪耳机,所以它乘坐的舒适性是很好的。同时,它可以大量节省维护成本,运营成本相比起传统的直升机也会大大降低。”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当天,除了执行首次跨长江演示飞行任务的eVTOL航空器,另有两架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和多旋翼无人机在同一空域内融合飞行,分别执行江上巡检和江面物流的飞行任务。得益于现场发布的中国通号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在3D监视功能界面内,三架不同类型航空器开展三种不同应用场景的飞行航线,分别以绿色、黄色、蓝色加以区分,在后台的空域地图上实时“画出”航行轨迹。
据了解,垂起固定翼无人机在驷马河入江口和长江五桥间24公里长江禁捕航线上进行巡检;另一架多旋翼无人机在长江南京段几个综合服务区与锚地间开展在航船员民生保供服务、船舶污染物接收服务等应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充分吸纳高铁运行安全防护理念,构建了严格的空域飞行间隔控制体系,可实时监视异构、高密度、高频次、高复杂性的飞行实况,实现飞行活动全过程管控,为空域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南京依托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已实现海事巡查、快递物流、城市智慧治理等场景的常态化应用,也在长江禁捕、滁河治理等社会治理场景上进行了运营探索。随着吨级以上eVTOL首次飞跃长江,浦口将开启大型航空器运营服务基地的新一轮发展,不断拓展低空旅游、城市通勤、城际交通、应急救援、物流配送等场景的应用,加速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和eVTOL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