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AIC 2024上,不论是创业公司还是互联网大厂,几乎所有厂商都展出自己最新的大模型产品,从通用到垂直,从开源到闭源。
作为国内最早推出大模型的科技企业之一,京东云全景式展示了京东在大模型与AIGC领域的布局,银柿财经注意到,相较于基础模型能力的提升,京东的大模型战略更注重其对产业的赋能。
落地电商初见成效
自去年7月正式推出京东言犀大模型以来,京东不断在自有的丰富场景中推动大模型的落地实践,并依托自身供应链优势,在直播带货、店铺运营、广告营销等领域,实现了大模型技术商业化落地的多点突破。
在数字人直播方面,大模型加持的京东云言犀数字人,目前已在超过5000家品牌直播间开播,带货GMV总量近百亿。今年京东618,数字人直播累计时长超40万小时、交互超500万次、累计观看1亿人次,还有超18位总裁数字人聚合直播。
在内容生产方面,已有超过9万京东商家借助大模型,零成本制作店铺营销物料,秒级生成商品详情图等营销素材,覆盖零售4000+三级品类,实现大幅度的降本提效。
京东科技人工智能业务负责人在接受银柿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表示,数字人有望成为AI时代一个颠覆性的产品。在AIGC和大模型普及之后,数字人在技术上和体验上确实趋于成熟,比较重要的一个点是,数字人目前的形态已经开始跨越“恐怖谷”,以618的总裁数字人直播为例,目前用户反馈良好。AI的“恐怖谷”效应是指AI拟人,在一定程度的范围内,越像人越可爱,但比如相似度超过90%,用户的接受程度就会觉得僵硬。
不过他也指出,数字人目前还有缺陷和不足,比如不能结合真人的个人感受和背景知识,互动也肯定不及真人,但是在AI技术的加持下,未来都是可以期待的。
产业场景是沃土
普林斯顿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王梦迪教授认为,大模型的可控性可通过强化学习和人类反馈实现对齐,生成式AI通过控制过程优化生成,确保安全性和满足具体需求,这也是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关键。
目前,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已趋于完善,除了个人用户之外,产业应用已经开始向大模型要实效。大模型必须产生实际的产业价值、让产业愿意买单,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但由于目前大模型的幻觉率仍然较高,产业界缺乏真正颠覆性、可控的应用。
京东健康算法部相关负责人在现场展示了通过“京医千询”医疗大模型构建智能问诊、智能诊断、智能问答和数字疗法等产品,并提供面向患者、医生、医院和企业的解决方案。
京东健康算法部相关负责人告诉银柿财经,事实上,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超过我们最早期的预期。新技术在医疗赛道的应用,相对其他赛道,从过去的经验来看,通常是较为谨慎的。但是这次整个医疗系统对于生成式AI的期待程度相当高,主要是当前技术表现出部分人力替代从而提升医疗系统的院内外持续服务能力,这有望解决医疗供给不足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由于行业的特殊性,AI的介入也应该有相应的规范。京东健康算法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在医疗领域,满足合规的要求十分重要,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提升AI的通用医疗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把能力与具体场景相结合,比如,在医生辅助场景,我们会把能力放得很开,把决策权交给医生。但如果对于普通患者来说,就要以健康建议者的身份出现,避免幻觉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