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科技领域,杨元庆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掌舵者,正驱动着联想在变革浪潮中不断突破,展现出勃勃野心。
回顾联想的发展历程,杨元庆的贡献举足轻重。上世纪90年代,面对国外品牌对中国电脑市场的冲击,杨元庆带领团队建立“小步快跑”运营模式,让联想在1997年夺得中国市场PC销量第一。
2004年,他力排众议,说服董事会批准收购IBM的PC业务,使联想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厂商,也让联想正式树立起世界品牌。此后,杨元庆又带领联想制定“三波战略”,后升级为“智能化变革3s战略”,不断拓展业务领域。
在当下的人工智能变革浪潮中,杨元庆更是展现出非凡的战略眼光与决心。他提出联想的未来战略围绕“端-边-云-网-智”展开,大力推进智能化转型,致力于打造混合式人工智能。这一战略的提出,源于他对行业趋势的深刻洞察,他深知公有大模型存在网速、云端效率、成本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不足,而混合式人工智能能更好地满足个人和企业需求。
为了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联想在杨元庆的带领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是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过去3年,联想增加了8800名研发人员,全球每5名员工中就有一人从事与创新研发相关的工作。在人工智能技术上,联想取得了众多成果,如推出具有本地知识库的个人大模型——人工智能双胞胎(AI Twin),还基于异构计算打造人工智能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
产品升级也是联想的重点方向。2024年被称为“AI PC元年”,联想成为了这一领域的领跑者。联想不仅率先发布了10款AI PC产品,还进一步发布了AI智能体“联想小天”。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联想一口气推出了40多款基于AI的全新设备和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十余款AI PC产品。这些产品具备运行经过压缩和性能优化的个人大模型、更强的算力能力等五大核心特征,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智能体验,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在产业合作方面,联想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携手共进。例如,联想与施耐德电气战略合作,在绿色智能制造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双赢。同时,联想创投围绕公司战略布局早期核心科技,投资了大量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涵盖多个领域。
从市场表现来看,联想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联想在全球PC竞赛中拔得头筹,出货量达6180万台,同比增长4.6%,市场份额达到24%。联想的股价也从2023年AI浪潮爆发开始上涨超过100%,高盛等券商投行对联想也十分看好,上调了其目标价。2024/25财年第二财季,联想营收1279亿元,同比增长近24%,净利润近29亿元,同比增长48%。
展望未来,杨元庆为联想制定了更为宏伟的目标。在2024至25财年誓师大会上,他宣布了一系列业绩目标,包括SSG实现20%以上的运营利润率和双位数的营业额年增长,ISG扭亏为盈并成为混合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军者,IDG继续巩固市场地位引领AI PC浪潮,智能手机业务实现三年增长计划。
杨元庆正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对科技的敏锐洞察力,驱动联想在变革浪潮中不断突破,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他的野心,不仅是让联想在人工智能时代占据一席之地,更是要引领行业发展,为全球科技进步做出更大贡献。在他的带领下,联想这艘科技巨轮正扬帆起航,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