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蝶变2025”新年经济论坛在京举行。来自政府、企业、学界等领域约500位嘉宾齐聚,共同探讨中国经济“蝶变”发展的新方向与新路径,助推民营经济、首都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发展。
蝶变,顾名思义,就是像蝴蝶破茧成蝶一样经历深刻变革,实现质的飞跃。在经济领域,蝶变意味着企业和社会在经济变革中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新年经济论坛现场
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蝶变。在全球经济复杂多变的格局下,企业需要冷静客观洞察全球经济趋势与本土机遇,并根据市场动态与政策风向,及时调整产业架构,探寻新增长点。
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会有哪些看点?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线是“2+1”。“2”是房地产和外部冲击,“1”是地方政府债务的长效机制。在他看来,今年中国经济主要驱动力来自三个方面:第一驱动力是消费,今年比2024年可能会进一步回升;基建投资,即中央和地方投资的协同发力;房地产投资的降幅收窄,也将是重要驱动力。
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范围拓展至海淀、门头沟;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备案上线大模型105款,居全国第一……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夏翊表示,从2014年以来,北京经过了十年减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2024年以来,已经看到很多破茧成蝶的势头。北京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培育壮大。
他表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释放利好的条件,精心培育的高精尖产业后劲充足,超前布局的未来产业逐步成势,信息服务业、金融业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主导优势产业具有较强的支撑能力。
促消费、扩内需已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热词。北京消费市场也在历经蝶变,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卢慧玲介绍,升级的一大表现是含“新”量更高了。2024年北京全市新开17家商业综合体,新增商业实施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引进900多家新品牌落地,新认定15家中华老字号,北京老字号数量也达到274家。此外,北京还出台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的方案,形成街区、赛事、演艺等七大场景100多个案例。
新年经济论坛今年已是第四届,由振兴国际智库、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都经贸大学中国市场主体研究院等机构联合主办。